我的母亲
发布时间:2019-06-11     浏览量:1995   分享到:
我的母亲
这些年,我的家庭突遭不幸,可怜的父亲被“不死的癌症”----类风湿侵袭,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各种可怕的并发症也找上门来,身体每况愈下,三个不孝的儿子因为工作原因也不能常常回家,沉甸甸的担子就落在了我母亲一个人身上,母亲背着行囊搀着父亲,带着“必须把病治好”的决心,开启漫长而艰难的治病之旅。
因为病情复杂,父母辗转县城省城,医院换了一家又一家,两年时间17次住院记录让我刻骨铭心,每次住院少则一个礼拜,多则一个多月。去过大医院的人都知道,人满为患、一床难求,预约挂号交费的队伍更是见首不见尾,好不容易住进去,需要24小时陪护,照顾病人饮食起居,晚上没有睡觉的地方,母亲就在医院楼道地面上或者走廊的椅子上、病床的夹缝间,凑合一晚又一晚。多少个日日夜夜,母亲就这样在寝食难安、生活无律的条件下贴身伺候,还要时常忍受父亲因为病痛折磨而无处发泄的怒气。即便如此,在我们面前,从始至终也没有听到母亲一次抱怨,她表现得相当平和,每次打电话,总是说家里没事,安心工作。两年间,整个家庭就像经历了一场毁天灭地的浩劫,母亲依然一个人苦苦地撑着,几乎一刻也不能停歇。
从我记事起,印象中母亲就是一个特别忙碌的人,现实也逼迫她不得不忙碌,家里三个熊孩子,各个都得操心,尤其在她每天操持的饭食、布料这些琐事上,更是操碎了心。每次蒸馒头,她都得拿出家里最大的面盆,用力揉一大团面,等到饭点我们就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馒头。可是,即便蒸得再多,没两天时间就会被我们吃光,然后母亲又要开始揉面再蒸。每到晚上,我们都睡了,她还要在缝纫机上忙碌,为我们缝缝补补。除了这些内务,还有地里的庄稼要照料,因为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还得靠土地。
日盼夜盼,我们三个“熊孩子”逐渐长大,相继经过高考步入大学,弟兄三人,就像三个风筝,先后飞了出去,可是那根重要的风筝线还握在母亲手里,她既不会把手中的线拉得太紧,也不会放得太松,无非是在我们路线偏转的时候,给我们一些向上的力,总是朝着我们大声说:家里不用你们操心,能飞多远就飞多远吧。
我们哥仨大学毕业后,母亲依旧难改操心的命,时刻操心着我们成家立业的事。这么多年,她因为常年操劳,背没有年轻时那么直了,皮肤因为田间劳作太阳暴晒而愈加黝黑,眼睛视力也衰弱了,但是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她脸上的笑容,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她总是表现出超乎常人的乐观和坚强,不发一次牢骚,不掉一滴泪,而且总是耐心接纳我们的委屈和牢骚,不管我们做对做错,更多的都是鼓励打气,给了我们重新振作的力量。
打我记事起,我们弟兄三人都喜欢跟母亲相处,什么事情都喜欢跟母亲诉说。每次回家,我们第一句话就是:妈,我回来了!如果先碰见父亲,我们只会说:爸,我妈呢?
表姐有一次跟我说,父亲在住院的那段时期,她去探望,临走母亲送她出门的时候,看见坚强从不流泪的母亲哭了,而且哭得很伤心。当接到我打来的电话时,母亲立马止住了哭声,像是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用轻快的语调告诉我,没事,家里好着呢。表姐说那一刻她都震惊了,一个妈妈为了不让孩子担心,一瞬间从一个“泪人”切换到春风满面、笑逐颜开的状态,这演技,恐怕专业演员也望尘莫及吧,她硬是轻松地做到了。
还好、还好,经历了噩梦般的两年,在今年年初,父亲的病情开始好转趋于稳定,医生说可以在家调养了。这一切来得太不容易,是母亲的一再坚持和不懈努力,才换来了父亲病情的好转。为了让父亲快速恢复,母亲开始戴着老花镜在家研究营养食谱,每一顿饭都是那么用心,一丝也不含糊。虽然回到家里调养了,但父亲身边还是离不开人,吃药走路都得操心、搀扶。父亲向来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这些年病痛让他变得更加暴躁不安,时常冲母亲发火,有时甚至甩脱母亲善意的搀扶,但是母亲还是“陪着笑脸”上前搀扶怕他摔倒。逢年过节回家时,我看到苍老的母亲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看见我难过的样子,母亲总是坚定地说,她不会离开父亲,再苦再难也会一直陪在他身边。
记得今年最后一次跟母亲相处,是离家上班前的那个下午,我和母亲一起去后院抬一个大箱子,开始起身前,我喊了一声“一、二、三”,然而,我这边箱子抬起来了,母亲那边却没有动。她笑着说:“快六十的人了,老了。”那一刻,我才注意到她脸上深遂的皱纹和斑白的鬓角,以及没空梳理的蓬乱头发。
我的家经历了这些磨难,我真的怕这个坚强的“老太太”有一天扛不住了,可是母亲总是乐观地说,她没问题,现在每天都抽空跑步锻炼,而且天天坚持喝奶保证营养,只有把自己身体先照顾好,才有力气照护父亲照顾家。
母亲,我那坚强的母亲,她用乐观、积极、不屈的人生态度来教会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用努力、勤劳、无私的品质来激励我们奋勇向前、正视挑战,她用对父亲不离不弃的守护告诉我们人间自有真情在,白头到老爱绵绵!在此,我只想发自肺腑地大声说:母亲,您辛苦了,我们永远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