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js6666-ViP)官方登录入口|欢迎您-Google百科

员工文苑
您当前所在位置>员工天地 >员工文苑
永远走在学习的路上
发布时间:2017-09-01     浏览量:1340   分享到:
永远走在学习的路上
——记全国劳模张永洁
    近日,2016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正式公布,常州宝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张永洁领头完成的创新项目——《大型轧机牌坊高效自动化加工技术开发》,荣获三等奖。张永洁成为继田恒余、陈德风之后,摘取省科技进步奖的一线职工。
    年仅39岁的张永洁,已经拥有了一连串令人眩目的荣誉——宝钢集团公司十佳智能型员工、宝钢银牛奖、常州市劳模、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机械行业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他以工作室为载体,带领团队攻克多个加工难题并取得骄人成果。近三年来累计申报专利10项,已取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2项,软件著作权1项。
    从技校生到技能专家
    1995年,张永洁从技校毕业进入宝菱重工,被安排在大型龙门铣床上,当一名普通的操作工。
    不久,张永洁迎来他人生的第一个机遇——因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公司选派他赴日本三菱重工学习数控机械加工技术。
    回厂后,张永洁将在国外学到的先进加工技术,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从此致力于机械切削加工技术的优化创新。在借鉴国外先进加工技术的基础上,他不断总结、实践,并通过自学,将数控理论知识与他日积月累的加工经验相结合,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加工技术,不仅编制出一套用螺纹铣刀铣削大螺孔的宏程序,还撰写了一篇《大直径内螺纹数控铣削编程研讨》的论文。他提出的“三点找正法”,消除了大件自重引起的扭曲变形,达到直线找正的目的。他创造的新加工理念的快速铰孔等新技术,使公司的机械加工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003年,作为机长,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所操作的全公司最关键的设备正常运行,张永洁组织操作工对设备进行周日义务保养,他的徒弟们至今从未间断过。作为技能专家,他从不自负保守,总是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让个人的经验成为公司的财富。针对大型设备的特点,他通过平时的实践,制定了《防止加工质量不合格的十原则》,编写制订出操作机床防止误操作的《十秒确认法》,并以铜牌形式标示在公司关键设备上,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设备、产品质量事故发生率,为工厂降本增效起到了积极作用。
创新团队凝聚创造智慧
    2008年,宝菱重工创立了“张永洁创新工作室”。他推动小组开展改善活动,通过小改小革,不断创新,始终把公司的“降本增效”放在首位。而他自己,则将业余时间几乎全都用在创新上。
    国内钢铁产能过剩,处于微利时代,导致传统制造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公司要想生存和发展,唯有从技术创新、降本增效、追求效益最大化等方面着手。为此,张永洁提出刀具通过修磨再利用和刀片非切削刃通过改制刀盘再利用两个项目,实施以来为公司节约刀具采购费70多万元。
    通过引入大直径内冷U钻,张永洁积极优化孔加工工艺,摸索加工经验。在直径D80mm、深度1400mm深孔加工中,他摸索出一套加工工艺流程,成功解决断屑问题,从最初的10小时一只孔降为2小时一只孔,大幅度提高了效率。接着,张永洁工作室又尝试D120、D140、D190等大直径孔加工,都取得了成功,并同时形成了固定的标准化加工流程、切削参数和加工程序。
    创新工作室通过每月一次改善发布会,大家互相学习交流,好的方法就以成员名字命名为“xxx——操作法”进行推广与应用,涌现出张永洁——十秒确认法、金胜——切削参数计算法、章意——大直径孔快速定心法等多项操作法,为生产效率提升提供有力支撑。他们还积极和现场互动,把一些有专长、有技能、有经验的人才组建成虚拟创新团队,争取实现哪儿有问题哪儿就有创新团队的身影!
    自主管理激发创新活力
    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充分发挥成员聪明才智,通过自主管理激发创新活力。以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的《大型轧机牌坊高效自动化加工技术开发》项目为例,这个题目听起来很大,但张永洁对核心关键因素进行梳理并和成员讨论,最终分解成为三个技术攻关方向,同时成立三个由5-6人组成的自主管理课题小组:
    第一是牌坊加工快速找正技术,利用能量转换原理创造了斜楔滑辊装置,同时在装修行业常用的红外线水平仪基础上自主研制了红外线直线找正仪,两项技术配合运用,相比传统的找正方法可以缩短75%的找正时间;
    第二是牌坊加工变形控制技术。为解决牌坊的弯曲、扭曲问题,课题小组做了多次实验,如将一张纸横向平放在手指上,因为纸的自重,不管将手指调换到任何位置,纸张都会弯曲,但如果将纸张竖起摆放,它的受力点都是均匀的。运用这一原理,课题小组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将牌坊竖起摆放的方式消除了牌坊的弯曲问题,利用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几何原理,消除了牌坊自重引起的扭曲变形问题;
    第三是高精度大直径螺纹孔铣削加工技术。张永洁主导开发编制螺纹铣削程序生成软件,成功解决了牌坊上的大直径螺纹孔铣削加工难题。整个过程,团队不知经历了多次失败,做了多少次实验,但最终获得了成功,该三项技术已在公司镗铣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新年伊始,张永洁及创新工作室成员针对当前加工难题,确立了两项自主管理课题,即提高球墨铸铁材料切削效率、改善刀具切削性能,按照PDCA戴明环进行工作推进。
    知识管理促进人才成长
    张永洁团队践行经验知识化、知识标准化、标准系列化、系列模块化理念,针对产品零件特征,如方形孔、圆形孔、封闭键槽、半封闭键槽、锥孔、螺纹孔等特征,把以前的一些加工方法收集提炼,结合目前切削技术的发展,形成了标准化刀具、加工方法、程序,形成模块化资料,内部设立共享平台,新人通过平台学习。
    “原来需要2-3年的现场实践才能熟练掌握的方法技巧,现在只需2-3个月就能运用于日常工作中。”张永洁说,通过知识管理和共享平台的推进,成员的能力得到大幅地提升,使得即使在数控飞速发展的今天,也能满足现场加工需求,跟上公司数控加工推进的步伐。
     “我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我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眼前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那么漫长。”张永洁以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晚年回忆录《悬崖上的一课》里的一段话,来形容自己的创新工作,“经历失败,无数次实验,同时也收获成果。”
     张永洁经常用宝菱重工总经理朱国敏的话来鼓励自己:平凡的人,做平凡的事,出不平凡的业绩。唯有在岗位上努力劳动,诚实劳动,更要创新劳动,从自身做起,立即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