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企业之政,人人有责
发布时间:2014-08-21     浏览量:2325   分享到:
谋企业之政,人人有责
上周五,公司举办了首届员工谈管理论坛活动。
三个多小时、不同角度、各具风格的演讲令我体会颇深。一国有一国之政,一省有一省之政,一家有一家之政。自然,一个企业也有一个企业的“政”。希腊语πολι即汉语中“政治”。何谓政治,政者众人之事,治者管理,政治之意即管理众人之事的意思。落脚到一个企业,企业之政即企业所有人的事,我们所有人的事,自然谈及企业之政,我们都有责任。
有些人则不以为然,会认为管理企业是企业所有者和管理层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甚至会拉出一句俗话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来为自己的观点站台。殊不知,当我们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的时刻起,我们便已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主体,是企业所有活动中一部分的实践者,是企业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已在其位。在其位却推脱责任,实在不应该是我们的作为。反之,以实践契约精神为出发点和归宿,凝心聚力谋好政当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早先,卡尔·马克思曾这样定义资本家,即是指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剥削雇佣劳动榨取剩余价值为生的人。然而,时过境迁,马克思毕竟看不到他身后100年的事。约瑟夫·熊彼特一反马克思关于资本家的提法,首次给予企业家以重要地位,并引申出“企业家精神”,将此精神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首要力量予以肯定。随着民主浪潮的突飞猛进,资本家素质的提升,工会组织的建立,企业已经同员工结成了不可分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企业在社会、国家和民族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已经成为关乎公民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稳定、国家民族强盛的重大标志性力量。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不再是水与火的关系,而成了鱼与水的关系。
之后,著名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又将熊彼特的理论予以阐发,提出企业家在重大决策中实行的是集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尽管伟大的企业家表面上常常是一个人的表演,但真正的企业家其实是擅长合作的,而且这种合作精神需要扩展到企业的每个员工。企业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一个超人,但企业家应努力成为蜘蛛人,要有非常强的“结网”能力和意识。德国老牌跨国企业西门子便是一个例证。这家公司秉承员工为 “企业内部的企业家”之理念,开发员工潜质。在这个过程中,职业经理人充当教练角色,让员工进行合作,并为其合理的目标定位实施引导,同时给予其足够的施展空间,并及时予以鼓励。西门子公司因此在历史上甚至在今天获得了令人羡慕的产品创新记录和企业成长记录。
之后我在想,员工对于企业的长远愿景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员工是企业的主人,和企业是最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企业要发展,员工要成长,这是一个共同努力的过程,协调得好、合作得好,释放出来的力量应该是1加1大于2的效能。当企业职业管理者在以企业家精神创新创业的时候,我们每一个普通员工能做的又是什么?公司按月给付我们薪酬,作为员工我们要做什么?回答自然是工作。但仔细想想,是不是少了些什么?或者少了些更有价值的东西呢?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为直接领导分忧外,我们难道不应该以一种更广义的“企业家精神”来要求自己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吗?人是思想的发生者,思想是行动的指挥棒,只有行动没有思想就像一台往复循环的发动机,可以将人、物等载到目的地,却也在日积月累中仅仅单纯机械地磨损,这样如机器一样的人生或者职业生涯显然不是我们的依归。相反,我们应对自己的要求高一点、再高一点,对自己的反省深一点、再深一点,常怀拳拳意、常念感恩情、常与责任心,学习、合作、思考、倾听、分析并合理解决问题,每时每刻、一点一滴将主动性和创造力融入到工作的始终、岗位的内核与企业的肌体,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自身成长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如此,我相信我们的行动将不仅仅对企业是有意义的,更将为我们的人生进程和职业道路打开一片全然不同于以往的风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重要的是心,只要有心,只要是有心人,最大的舞台便在心中,更大的舞台就在不远的前方。
套用顾炎武的一句话做结束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企业兴亡,员工与有责焉耳矣。
三个多小时、不同角度、各具风格的演讲令我体会颇深。一国有一国之政,一省有一省之政,一家有一家之政。自然,一个企业也有一个企业的“政”。希腊语πολι即汉语中“政治”。何谓政治,政者众人之事,治者管理,政治之意即管理众人之事的意思。落脚到一个企业,企业之政即企业所有人的事,我们所有人的事,自然谈及企业之政,我们都有责任。
有些人则不以为然,会认为管理企业是企业所有者和管理层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甚至会拉出一句俗话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来为自己的观点站台。殊不知,当我们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的时刻起,我们便已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主体,是企业所有活动中一部分的实践者,是企业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已在其位。在其位却推脱责任,实在不应该是我们的作为。反之,以实践契约精神为出发点和归宿,凝心聚力谋好政当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早先,卡尔·马克思曾这样定义资本家,即是指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剥削雇佣劳动榨取剩余价值为生的人。然而,时过境迁,马克思毕竟看不到他身后100年的事。约瑟夫·熊彼特一反马克思关于资本家的提法,首次给予企业家以重要地位,并引申出“企业家精神”,将此精神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首要力量予以肯定。随着民主浪潮的突飞猛进,资本家素质的提升,工会组织的建立,企业已经同员工结成了不可分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企业在社会、国家和民族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已经成为关乎公民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稳定、国家民族强盛的重大标志性力量。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不再是水与火的关系,而成了鱼与水的关系。
之后,著名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又将熊彼特的理论予以阐发,提出企业家在重大决策中实行的是集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尽管伟大的企业家表面上常常是一个人的表演,但真正的企业家其实是擅长合作的,而且这种合作精神需要扩展到企业的每个员工。企业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一个超人,但企业家应努力成为蜘蛛人,要有非常强的“结网”能力和意识。德国老牌跨国企业西门子便是一个例证。这家公司秉承员工为 “企业内部的企业家”之理念,开发员工潜质。在这个过程中,职业经理人充当教练角色,让员工进行合作,并为其合理的目标定位实施引导,同时给予其足够的施展空间,并及时予以鼓励。西门子公司因此在历史上甚至在今天获得了令人羡慕的产品创新记录和企业成长记录。
之后我在想,员工对于企业的长远愿景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员工是企业的主人,和企业是最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企业要发展,员工要成长,这是一个共同努力的过程,协调得好、合作得好,释放出来的力量应该是1加1大于2的效能。当企业职业管理者在以企业家精神创新创业的时候,我们每一个普通员工能做的又是什么?公司按月给付我们薪酬,作为员工我们要做什么?回答自然是工作。但仔细想想,是不是少了些什么?或者少了些更有价值的东西呢?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为直接领导分忧外,我们难道不应该以一种更广义的“企业家精神”来要求自己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吗?人是思想的发生者,思想是行动的指挥棒,只有行动没有思想就像一台往复循环的发动机,可以将人、物等载到目的地,却也在日积月累中仅仅单纯机械地磨损,这样如机器一样的人生或者职业生涯显然不是我们的依归。相反,我们应对自己的要求高一点、再高一点,对自己的反省深一点、再深一点,常怀拳拳意、常念感恩情、常与责任心,学习、合作、思考、倾听、分析并合理解决问题,每时每刻、一点一滴将主动性和创造力融入到工作的始终、岗位的内核与企业的肌体,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自身成长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如此,我相信我们的行动将不仅仅对企业是有意义的,更将为我们的人生进程和职业道路打开一片全然不同于以往的风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重要的是心,只要有心,只要是有心人,最大的舞台便在心中,更大的舞台就在不远的前方。
套用顾炎武的一句话做结束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企业兴亡,员工与有责焉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