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js6666-ViP)官方登录入口|欢迎您-Google百科

员工文苑
您当前所在位置>员工天地 >员工文苑
不读书,走再远也只是个邮差
发布时间:2017-09-11     浏览量:2339   分享到:
 不读书,走再远也只是个邮差
    熟悉而不了解我的朋友,碰在一起寒暄,经常会问我,最近有没有去什么好地方?我一般都会说,女儿太小,带上不方便,要是不带她,我哪也不想去。
    这是实话,也是关于这个问题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的世界观近几年改变了不少。之前我秉行的是世界都没观过,那来的世界观。出行的目的是想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遇见不一样的人生,在想象之外的环境里,去改变自己的世界观,慢慢感知真的重要的东西。当时我对这个观点深信不疑,并努力去践行。直到女儿出生后,原有的认识开始动摇,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出行上,以前我出去十天半月是不想回家的,现在根本做不到,还没到目的地就想往回返。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开始慢慢改变我原有的认识,并给我当下生活带来越来越深的影响。
    读书人绿茶在最近的视频采访中说:“其实阅读在一开始是让自己成为别人一样的人。”不怕大家笑话,在上初高中那会,我最想成为余秋雨那样的人,虽然我现在也很鄙视当时的自己,但真的,在我成长的青春年少里,我现在所不齿的是当时眼目所能及的最高度,也正是《文化苦旅》第一次将旅行和文化这种当时我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活打开了我认知的世界。
    但当我有能力开始说走就走的旅行,并以此来见识这个世界的时候,世界已变得不是当时想象的样子,或者对所到之处少得可怜的认识里,早已变得面目全非。所有的城市都长得一模一样,所有的风景不是你活腻的地方就是他活腻的地方,新鲜感过后,一切都索然无味。没有文化背景支撑的旅行,都只是徒劳辛苦的吃喝玩乐罢了。
    认识到这点后,针对性的旅行和针对性的阅读,便相得益彰。比方说,离我最近的高家堡和石峁。第一次去高家堡是冲着城墙和文革时期建筑去的,回来后恶补明三十六营堡史料。再去高家堡时,观察的角度就完全和之前不一样,顺着高家堡把陕北境内保存完好的堡子基本都走了一遭,挖的越深走的也越远。但石峁离高家堡那么近,却从没去过,每每听去过的人回来说:就一堆烂石头烂墙,没什么好看的,我都庆幸自己还保持了想象。在读完许宏的《大都无城》和讲坛社《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夏王朝》及石峁的义务讲解员郭少爷发的一大堆石峁考古文献后,我才有了一探究竟的想法。
    现在我要是去一个城市,除了书店,再必去的地方就是博物馆。尤其是在看完讲谈社第六册《绚烂的世界帝国》后,翻出去年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拍的珍品器物的照片,对照文字看后,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比方说,一款叫秘色瓷碟的器物,听一位要考导游证的小姑娘讲,这个瓷碟是那座展厅里她觉得最值钱的一件。我不解,都是珍品,怎么就它最值钱。小姑娘解释说,那个瓷碟出自法门寺,全世界只有13件,在它们出土之前,没有人相信这种只在史书中记载叫秘瓷的瓷器真的存在。还有之所以叫秘瓷,就是因为它的釉料是对民间保密的宫廷专用器物。再后来,我才知道这种“彻底追求形体本身匀整美的造型手法,以及直逼天然玉石色调的人工釉料所反射的微妙光线”是后世瓷器中的极品,宋代青瓷的前身。而在讲谈社的《隋唐时代》书中,有一章专门讲法门寺地宫宝物,只为说明大唐时代的多彩绚丽的高度文明。而这些文明的象征我们现在都可以在法门寺博物馆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看到。
    从讲谈社《隋唐时代》中用一章节来介绍何家村的这些宝物,读来无不让人叹为观止。这件事一说明了我的无知,二给我的启示是,不了解所到之处的背景、文化、历史等等,去再多的远方也只是随波逐流。旅行和远方,不是逃离与寻找间隙宁静的产物,而读万卷书后,才会有我在何处,何处就是远方高度。
    这是目前读了三册《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给我的感受,个人体会比较深刻。不读书,走再多的路,去再多的远方,也只是个邮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