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名师
――记全国技术能手秦世俊
技艺精湛了,秦世俊也成了师傅。他不相信“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俗语,相反他一直认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他将自己探究的加工“小妙招”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还反复演示,让徒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在“名师带高徒”活动中,他先后带徒11人,其中一位徒弟经多次考试成为了高级技师,两位徒弟获得了晋升技师的机会,8人晋升高级工人,且都已成为公司科研生产的骨干力量,这些让他欣慰不已。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哈尔滨市名师带高徒活动“模范名师”。
在他的机床旁,经常聚拢着一帮人,那是大家在找他探讨加工中遇到的难题、不合理的工艺方法。秦世俊对拔掉这些“刺头”乐此不疲,从不觉得那是浪费时间。于是一道道难关被攻破,一个个创新成果相继诞生……他说:“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公司建设得更好,让一架架直升机凌空而起。”
中航工业哈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他参加了直15、运12F两型机的党员突击队。随之而来的便是繁重的任务,紧张的时间,一瞬间所有的时空都变成了极昼,人就如同上了发条的钟摆,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挥霍。
他主动担起了急活、难活的攻关任务。在加工新机型“扭轴”时,由于工件太长,夹盘装夹刚性不好,加工端面时装夹力不够,导致难以加工。他经过反复对零件特性的研究和分析,对车铣加工方法进行了重要改进。通过在工件中部增加两个半环形抱胎,解决了这个难题。不仅增加了工件的刚性,还提高了加工质量、表面光洁度。改进后的加工方法节约找正时间2小时,节约加工时间22小时,并且避免了零件的超差报废。
精湛的技艺、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让领导放心地将重点工作交到秦世俊的手上,暴涨的工作量让秦世俊与家人聚少离多。无论刮风下雨,他都坐一个多小时的车,提前赶到单位,7时便开动机床开始了一天的作业。当年结婚时,婚期也是一拖再拖,如今孩子已经2岁了,他在家的时间还是寥寥无几,只有每周日下午3时下班后,才能回家抱抱孩子,陪陪妻子。妻子在电视、报纸上看到有关他的报道时,感慨万千,她说:“看到他11年来1万4千余小时的加班时间,就知道有多少时间是我自己一人度过的!但是能够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做出贡献,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支持他。”
行者无言自成蹊,作为一名飞机零件的普通加工者,一名共产党员,他怀着青春的激情,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践行着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实现着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宏志大愿。他以实际行动“铣”亮着胸前的党徽,用辛勤的耕耘昭示着“80后”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