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麦浪”中的身影
发布时间:2016-10-25     浏览量:1899   分享到:
金色“麦浪”中的身影
经过一天多的汽笛长鸣,制氢车间最后一趟“运输列车”(空分)于17日上午终于缓缓的停了下来。伴随而来的是更换“补给”(空分分子筛吸附剂)的重任,就落在了制氢一班的肩膀上。等候多时的一班终于要动起来了。
由于过去几天,一班大多是一些监护之类的工作,工作虽然重要,但工作量相对而言比较少。大家在监护之余,心里为即将到来的“重头戏”摩拳擦掌,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下午刚上班,班长王林就带着班组成员有条不紊的准备着装卸所需的工具材料,分配好人员工作,等待维修人员把人孔拆开。置换合格之后,就开始了放料。在阳光照耀下,从法兰口流到地上那金黄色的吸附剂,使我误以为看到了小时候秋收打谷场上的情景,金灿灿的麦粒从脱粒机的出口处抛出一条美丽的弧线,落到地上逐渐形成了一座圆锥形的小山。几个同事站在“麦堆”中,撑起大口袋接住倾泻而下“麦粒”的情景,使我仿佛又置身于打谷场秋收的喜悦中。
当不再有吸附剂流出,就要准备进罐作业了。车间主任惠晓鹏惠还是不放心安全问题,又特别强调了一遍。班长王林把大家俩俩分组,安排交替入罐作业。虽说已入秋,天气寒冷,但在密闭的空间工作,入罐作业人员个个都大汗淋漓,时不时要放下手中的工作去擦拭即将流入眼里的汗水,这可苦了那些带眼镜的同事们。等到出罐休息的时,我看到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在后背上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半圆。
在几组同事中,有一组最为“耀眼”,他们一胖一瘦,瘦的机巧灵活,胖的也不笨拙,从他“嗖”的一下,从人孔钻进去就能看出他那体型完全是骗人的。胖的叫苗浩,瘦的叫郭旺高。他俩配合默契,在有限的空间中,合理的利用身体错位及时间差,一个刨、一个铲,最大化的把吸附剂向法兰口外抛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当他们冒着热气从罐里出来后,我笑着问他俩累不累,可他们不约而同地回答道:“当减肥了。”
夕阳的余晖以落尽,华灯初上时,运行一班顺利的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从罐里爬了上来,我清楚地看到他们的脸上写满了胜利的喜悦。大家纷纷嚷嚷着要班长请客,王林也爽快地答应了。
这就是制氢车间的优秀员工。他们的岗位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有着同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用崇高的奉献品格,彰显出一线员工的光辉形象和良好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