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成长成才要有“三德”
发布时间:2016-09-21     浏览量:2232   分享到:
干部成长成才要有“三德”
在举国欢庆第32个教师节之际,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的消息更让人们深感育人之重要。人们不禁要问,在从严治党力如雷霆的高压之下,为何还屡有高官心存侥幸、甚至以身试法?一个“德”字出了问题,德之不全,必有余殃。道德问题是做人的基本问题,也是做官的首要问题。“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习近平指出:“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
一、以德修身
“政者,正也。”想要成为好干部,首先要成为“好人”,成为“君子”。《贞观政要》中说:“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一个领导干部若是自己少德、无德,又怎能引导和团结群众? 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
养私德以修身。“私德”指的是个人品德,主要指个人品性修养。身不正,焉能正人?领导干部不仅要具备一般的社会公德,还要有君子之德,才能成为先进代表。孔子认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能够做到“人不知而不愠”,“耻其言过其行”,“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周而不比”,“无所争”,胸怀坦荡,“内省不愧”,“泰而不骄”,能够坚守贫穷,“谋道不谋贫”,能够“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孔子所说的君子美德包含了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为人正直、对人友善、诚实守信、待人宽容、自立自强”等个人品格。习近平指出:“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慎重对待朋友交往,明辨是非,克己慎行,讲操守,重品行,时刻检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慎微以修身。“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祸患常积于忽微,“堤溃蚁穴,气泄针芒”。习近平指出:“慎微,就是警惕于事物细微之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防止小过酿成大错,避免‘温水效应’。”小事小节上的不慎重很容易导致一个人思想道德上的腐化堕落,最终酿成大错,正所谓“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小事小节往往最能反映出干部内心深处最本质的德性。正如习近平所说:“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因此,习近平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慎小事,拘小节,要时刻注意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从一点一滴中自觉完善自己,懂得是非明于学习、境界升于自省、名节源于修养”。古语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领导干部以德修身要重视小事小节,从小做起,从小入手,持之以恒,积小善成大德。
慎独以修身。“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常常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行事,如无慎独之德,犯错在所难免。习近平指出:“慎独,就是要在独处时谨慎不苟。独处时的行为,实际上是对一个人党性修养的最有效考验。只有做到了慎独,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无愧。”领导干部要终身追求“慎独”之德,真正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始终坚守道德准则,谨慎自律,洁身自好;日日自省,处处自重;时时自警,刻刻自励。
二、以德立威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官者无德,以权立威,此为淫威;官者良德,以德立威,此威久远。干部只有修心治身,才能“为政于天下”。习近平指出:“官德乃为官之本,本固则德厚,德厚则威高。”
好礼以立威。孔子云“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在传统文化语境中,“礼”指规章制度和礼节礼仪,它能“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具有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不学礼,无以立。”如果一名领导干部不知礼、不懂礼、不行礼,想树立威信,那是无稽之谈。领导干部好礼、守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人要好礼,二是执政要好礼。对于领导干部而言,“礼”不仅指一般的社会规范,还包括当官用权的规范。《官箴》中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领导干部只有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一心为公、谨慎用权,才能在人民心中有威信。习近平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始终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慎初以立威。“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习近平指出:“慎初,就是要走好第一步,特别是在手握大权、身居要职时,在初次接触、头遭相遇时,面对不安好心的‘心意’和裹着糖衣炮弹的‘意思’,要高度警觉,莫轻意笑纳,勿‘下不为例’。”若是走不好第一步,把不住第一次,受不住第一关,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导致连连失守,最终满盘皆输。就像《轿夫和新鞋》故事中的轿夫一样:开始时,穿着新鞋的轿夫为了保护鞋子一直很小心,总是挑干净的地面落脚,直到他不小心踩进泥水里弄脏了鞋子,新鞋因为一个污点不再干净,轿夫也因此不再顾及新鞋。“人一旦踩入泥潭,便会放松戒备。”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警惕工作生活中的“第一次”。“只有时时慎初,处处慎初,事事慎初,才能做到止于未萌‘不湿鞋’。”
三、以德服众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官者修官德,以德立威,只能称得上是良官,但还算不上是好官。以德服众,让百姓心悦诚服才是真正的好官。《孟子•公孙丑上》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诚服也。”力、才和德都可以服人,但是以权力只是使人臣服,以才干只是使人折服,只有以道德才能使人心服口服。
好义以服众。孔子曰“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礼记》中说:“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义”是“礼”的精神内核,“礼”是外部制度,“义”是内在精神。领导干部既要守礼,更要尚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好义就是好百姓之利、国家之利,是超越个人的道德追求。领导干部执政就应该摒弃个人私利,以天下大义为重,要谋民利、谋公利、谋国利。习近平说:“心无百姓莫为‘官’。”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只有这样群众才会“惦记他、信任他、支持他”。
心存敬畏以服众。“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官有所畏,业有所成。习近平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领导干部的地位和权利都是人民所赋,敬畏人民是官德之本。既要严谨持重、毫不懈怠地运用权力去为人民谋利益,又要老老实实、诚诚恳恳地去接受人民群众对权力运行的监督。领导干部必须敬畏组织,敬畏组织的纪律、规章,敬畏组织的监督、教育;要心怀感恩,感念组织的培养、教育和信任,把敬畏之心转化成为兢兢业业、忠于职守、义无反顾的工作情怀,把敬畏之心当作履行职责、为官从政的基本底线。领导干部必须尊重法纪的神圣,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带头遵纪守法,从程序和制度上规范权力、约束权力,在任何情况下坚持做到不越界、不越轨,拒腐蚀,永不沾。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习近平指出:“古往今来,为官者‘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无不与其当权者作风不正、腐败盛行、丧失人心有关。”领导干部要立德、修德、践德,努力做到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